消费电子产业2017年焦点:健康类家电需求升温
2017年,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压力:一方面,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已趋饱和,许多品类增长放缓甚至遭遇下滑;另一方面,智能化浪潮全面袭来,各厂商纷纷将产品贴上“智能”标签,拥抱智能化浪潮成为产业共识和转型方向。
家电智能化身处寒冷的冬天,给家里的空调发条微信,让它提前启动预热,回到家就能享受温暖了……如今,这样简单的智能生活已近在咫尺。“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使消费电子产品功能变得日益智能和强大,各种智能家电争相上市:3月上旬,海尔智能互联平台在上海发布智能音箱、智能马桶盖、扫地机、电动牙刷等多款智能硬件产品,为消费者构建场景化智能生活;4月12日,美的推出家用智能中央空调等三大战略新品,展现出在暖通空调领域的转型与蜕变;8月底,TCL发布搭载人工智能系统的X6、C5、P6三大系列电视新品;12月7日,海信冰箱与京东联合推出定制款京信智能冰箱550。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家电产业迎来新一轮产业变革。此前家电卖出去交易就结束了,产品只是起到了短暂的“桥梁”作用,带给企业的收益是一次性的,企业无法通过产品获得深度的消费信息。在智能化模式下,产品真正成为了企业和用户沟通的渠道,产品的售出仅仅是服务交易的开始,企业可以向客户提供延续性的增值服务。现在,连网、远程控制、APP管理、传感技术、语音识别等与智能家电相关的技术正日益为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对家电厂商来说,拥抱智能化浪潮已不容回避,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及时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供给侧改革。智能音箱“入口争夺战”随着各大企业扎堆入场,智能音箱市场正从蓝海变为红海。6月20日,喜马拉雅推出首款全内容AI音箱“小雅”,为智能音箱领域再添一员。斐讯通信近日宣布,将推出智能音箱产品。在人工智能概念火热的今天,智能音箱被视为智能家居的入口和家庭人工智能交互的切入点,引发亚马逊、谷歌等全球科技企业入局。而在国内,阿里、百度、腾讯、京东、小米、联想等企业也纷纷涉水智能音箱市场。科技企业之所以倾力研发智能音箱,是因为智能音箱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功能,被业界公认为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各大厂商一方面希望借机提升自家产品人机沟通的能力,一方面期冀语音助理成为更多服务的串接点。但智能音箱要在国内卖上量成为“爆款”,和产品体验、内容、技术、生态等众多因素相关,不仅需要在产品端和交互端进行打磨,更需要对服务内容本身进行优化。健康类家电需求升温随着全民健康消费理念的日益普及,“健康化”成为家电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中怡康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环境健康类和饮食健康类家电的产品规模及零售额同比行业增幅出现激增。其中,空气净化器同比增长43.3%、净水设备同比增长20.2%,搅拌机同比增长73.8%。新兴的健康家电品类呈现快速成长态势,传统家电产品也逐渐向“健康化”靠拢。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近600万台,未来几年空气净化器有望成为继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之后家庭的第五大家电产品。当前,我国健康类家电市场正处在高速发展期,驱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人均收入提升增强了消费能力;二是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提升了消费意愿;三是新产品新技术强化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在全民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趋势下,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健康的考量成为消费者选购家电产品时重要的参考依据。彩电市场两大阵营对垒2017年的国内彩电市场消费需求不振,低迷的市场环境带来的是彩电业更惨烈的竞争。与此同时,OLED电视和量子点电视两大技术阵营在高端市场的竞争更趋白热化。一方面,随着索尼的加入,集聚了LG、创维、长虹、康佳等品牌的OLED阵营越来越强大;另一方面,量子点电视则在TCL、三星、海信的推动下,渗透率明显提升。目前,这场谁是未来主流电视显示技术的博弈吸引了众多彩电制造商站队。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是2017年彩电市场的主旋律,大屏化、高端化的消费需求正在得到释放。从彩电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技术争鸣一直都存在。在彩电产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各家厂商对技术方向有着不同的观点。在“后液晶时代”,OLED和量子点未来究竟谁是市场的胜利者,最终还要看消费者的选择。国产面板奋勇赶超“缺芯少屏”曾是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尴尬写照。近年来,随着全球面板产业重心加速向中国大陆迁移,国产面板正迅速崛起。目前,中国大陆面板厂商的出货量上已紧逼韩企。2017年第三季度,京东方凭借21.7%的市占率,首次成为大尺寸面板市占率全球第一位;10月26日,京东方成都6代柔性OLED面板生产线量产,这是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量产的6代柔性OLED面板线,打破了韩国企业在柔性OLED面板市场的垄断格局;12月20日,京东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产线提前投产,这也是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成为全球显示产业新的里程碑。加快发展显示产业,对保障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成为显示大国,但还不是显示强国,其中一个明显欠缺就是面板上游的配套能力还很薄弱。未来几年,全球显示产业格局、技术创新和竞争态势将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如何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实现从跟跑到赶超,将是业界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内存涨价冲击波2017年内存价格一路暴涨,犹如坐上过山车。以一款电脑上最常用的8GB金士顿内存条为例,目前网上最新售价为899元,相比去年200元到300元的价格,上涨了近三倍。凭借这样的涨幅,内存被人们戏称为最佳年度理财产品。业界预计,2018年上半年内存价格仍然维持高档水位,内存市场仍处于供货吃紧的格局走势。内存价格的一路狂升,在韩国厂商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位于产业链下游的我国各大手机厂商、电脑厂商则要付出更多的费用,甚至于还面临拿钱也买不到货的尴尬局面。当前这轮内存条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海外内存条厂商调整产品结构,同时市场需求又快速增长,从而造成内存吃紧局面。作为一个寡头垄断的市场,目前全球内存主要掌握在三星电子、美光科技、海力士三家外资企业手中,国内几乎一片空白。实现存储器国产化已经迫在眉睫,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存储器,而且未来3至5年将是极其重要的关键期。